客户痛点
使用oca光学胶全贴合过uv后,将显示屏静置一周左右,点亮lcm(液晶显示模组)检验时,发现显示屏四周发黄。
▲显示屏产品四周发黄实拍图
为解决上述客户痛点,本案例主要通过对屏幕发黄问题进行详细拆解、分析与总结。
原因分析
为了找到屏幕四周发黄的真正原因,本案例对发黄显示屏模组产品进行详细拆解分析,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显示屏上pol(偏光片)发黄,导致lcm(液晶显示模组)点亮后在白色界面有轻微的四周发黄。
▲屏幕拆解实拍图
偏光片分类:目前pol主要分两大类,第一类是碘系pol、第二类是染色系pol。本案例显示屏产品采用的是碘系pol,当碘系pol受到环境的影响时容易与酸碱物料发生化学反应,导致pol中间pva偏光层中的碘分子流失,引发pol发黄。
偏光片的显色机理:偏光片的显色机理:偏光作用依赖于pva吸附的不同形态的碘离子,pva在延伸的过程中,与i2和ki在硼酸的作用下会生成i3-b(or)x-pva 和i5-b(or)x-pva,当pol制成i3(吸收短波长-蓝光区间)和i5(吸收长波长-红光区间)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,此时pol呈灰色。
▲偏光片显色机理流程示意图
偏光片发黄原理:当pol受到uv光、酸性物质(例于含酸的oca)、温湿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时,pol的pva层内的i5离子浓度随碘分子流失而降低,而i2与i3-皆吸收蓝光,从而导致pol黄变。
▲偏光片发黄原理图
偏光片反应原理:h20 i3﹣i5﹣complex i5﹣and i3﹣i5﹣→ i3﹣+i2 h﹢+h20
▲偏光片反应原理图
不同酸性oca对比验证基于本文中发黄的pol(偏光片)、lcm(液晶显示模组)和cg(盖板),选用ph值为5.22(常规oca产品)和6.82(高仁g93系列)的oca光学胶进行对比验证,验证结果显示在相同环境下pol四周发黄与oca的酸性强相关,ph值越低,酸性越强,导致pol边缘发黄。
▲第三方测试报告
验证流程:oca+cg贴合 → cg+oca+lcm真空贴合 → 脱泡 → uv固化(ls120实测uv能量>4000mj) → 静置一周 → 检验,结果如下:
基于如上验证数据及结论,采用ph值为6.82(高仁g93系列)的oca进行全贴合,静置一周后,屏幕未发现异常现象,从根本上解决了静置后pol四周发黄的问题。
据了解,g93系列oca产品,采用三层结构设计,偏中性,段差填充率高,适用中大尺寸(10.1-100寸)产品贴合,能够解决中大尺寸出现的气泡、mura问题,且耐候性能优异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产品使用效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去贴合验证。